在最近比较火的青春友情类的电影《七月与安生》中,其中最让我感动,有共鸣的是林七月与李安生之间的坚不可摧的友谊。
“13 岁”奏响了青春序曲的第一个音符。七月与安生从踏入中学校门的一刻起,便宿命般地成为了朋友。她们一个恬静如水,一个张扬似火,性格截然不同、却又互相吸引。它和其他的青春片有着共同的地方,却也有着不一样的地方。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,最能引起我的共鸣的不是她们和苏家明之间的情感纠葛,也不是安生漂流北京的流浪生活,更不是七月在安生离开之后,思念安生的平淡生活,而是七月与安生在历经那么多次的颠荡起伏,友谊危机之后,还能和好如初。
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,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,埋在心海里最深的那一根弦随着结尾字幕的闪过而剧烈地晃动起来。我有感而发,突然之间想到我和我的好朋友——梅的故事。我们也许没有七月与安生之间情感跌宕起伏得那么厉害,但是,我们之间的情感却像七月与安生一样坚不可摧,亲密无间。我脑海里浮现出七月和安生在小树林里互相嬉戏,踩住彼此的影子的画面。她们相信只要踩住了对方的影子,这样她们就永远不会分开。但是,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,安生和七月还是分开了。安生要去北京找曾经喜欢她的吉他手,七月在镇江继续自己的学业。几年之后,安生回到了七月的身边,但是这时候,她们的友谊已经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,七月和安生,不再是之前13岁初识的七月与安生了,她们之间似乎不再无话不说,不再亲密无间,不再……相见的唯一一个夜晚,安生因为喝醉睡得很熟。七月失眠却无法和安生说话,只能一个人对着黑暗沉默。她们还是像小时候一样,并肩睡在一起。可是安生再不会象以前那样,爱撒娇地搂着她,把头埋在她怀里,把手和腿放在她身上。
反观我们,我们在学前就是同一个班,小升初的时候在同一所初中,高中在同一个城市,只不过你在城南,我在城东。高中毕业了,曾经一直想出省的你,在家人的“威逼利诱”之下填了本省的大学。而我,很幸运,又和你一个城市,只不过,依然是你在这个城市的一边,我在这个城市的另一边。相比七月与安生,我们之间没有那么多次的离别,不,严格来说,我们连一次离别都没有。我们是幸运的,同时也是幸福的。有时候,我在想,要是你真的出了省,去到你想去的地方读大学,我们之间会不会因为时间,距离,经济等原因慢慢减少联络,感情就这样淡了下来。这时候,我觉得,我不一定能像安生一样一直给你写明信片。而你,我也不知道你是否会像七月一样写信给我。当然这也只是想想而已,毕竟现实中,我们不是七月与安生,不用像她们一样经历多次离别。
《七月与安生》里有那么一句经典语录:一切都会好的,我们会长大的,长大了就没事了。在七月,安生,苏家明之间的感情中,时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。“我手里的东西太多,所以我放不掉。”这是出自《七月与安生》里的对白。在面对自己的情感问题时,七月和安生采取了不一样的处理方式,七月选择假装不知道苏家明喜欢安生这一事实,安生选择远走北京,成全七月,但是最后两个人都弄得遍体鳞伤。反观我和梅之间,似乎我们两个都预示到了以后我们的情感生活,我们曾经互相定下契约——如果我们两个人同时喜欢了同一个人,我们选择彼此,都不能喜欢这个男生。当初的我们似乎是无聊至极的,但是看到七月与安生的故事,我觉得我们当初的誓言是明智的。梅就像外表看起来温柔恬静的七月,而我就像张扬,放荡不羁的安生。我们之间不是七月与安生,却胜似七月与安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