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>信息门户(校内)
X
欢迎光临南宁师范大学!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学校要闻 > 正文

学校要闻

【新时代新青年】青春扎根基层 实践书写担当

文章来源:校团委 作者:陈玲 校对:何俊斌 审核:区丽媛 终审:宣传部 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09日 点击数:
图片 校对 何俊斌
审核 区丽媛 终审 宣传部
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,构建共青团实践育人新范式,引领我校学子牢记领袖嘱托、不负殷切期望,树牢家国情怀、投身基层实践,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新征程的青年实干家。学校“青年实干家计划”于2024年12月正式启动,选派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梁为通、经济与管理学院梁艺涵两名硕士研究生,赴学校定点帮扶乡镇——宁明县那楠乡,扎根基层一线,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实干担当。

梁为通:专业赋能乡村党建 实践诠释青年担当

在深入那楠乡党建办公室实践期间,梁为通通过参与基层党建工作,积极探索校地共建新路径。通过实地调研驮象村"1+2+3+N"特色党建品牌,深入观察网格化党建在产业发展、纠纷调解中的实际运作,结合专业理论形成实践成果。在参与那楠乡党委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筹备过程中,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通过查阅近3年基层党组织建设档案、走访8个行政村党支部,形成《那楠乡党建标杆点建设调研报告》,助力那楠乡党建工作。

在面向村民开展的“遇见・天安门”党建知识宣讲活动中,梁为通发挥专业优势,以天安门所承载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为切入点,将党建知识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生动地展现给村民。通过讲述党的光辉事迹,让村民深刻理解党的初心与使命,引导村民传承红色基因,凝聚乡村发展的精神力量,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。

“通过参加会务工作,我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。”梁为通说到。从会议筹备阶段的场地布置、材料印制,到会中保障环节的选票核验、议程把控,再到会后资料归档、意见反馈,他全程参与。“通过系统参与会务实践,我不仅深入理解了人大制度的程序正义和民主内涵,更系统掌握了会议筹备、流程把控、应急协调等实务技能。”梁为通深有感触地表示。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青年“实干担当”的理念,将专业所学融入到会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,积极服务地方发展。

在那楠乡开展驻村工作期间,梁为通系统走访康峙村、驮象村、那陶村、岽站村等地,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,对乡村文化阵地建设进行全维度调研。他重点考察了各村党建文化长廊、党群服务中心等基层文化阵地运营状况,同步采集壮乡铜鼓文化、稻作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案例,形成涵盖文化事业建设、文旅融合发展、乡风文明培育等领域的田野调查日志。力求实现理论指导实践、实践反哺理论的学术闭环,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献言献策。

梁艺涵:创新优化服务流程 心系民生践行初心

在那楠乡党政办公室,梁艺涵主要负责砍伐证办理工作。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,他积极发挥专业优势,采取了“分类+预审”服务模式,对材料不全的群众一次性指出所缺材料,对同一地区的群众实行统一集中审核,坚持让群众“不多跑一趟”。同时,他协助开展了“爱岗敬业·喜迎新年”工会文体活动,结合干部职工需求采购活动物品,运用管理学知识优化活动流程,制定活动规则。

此外,梁艺涵还参与到了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中,他跟随乡干和村干部走访30余户家庭,耐心向家长讲解教育保障制度、细心询问孩子辍学缘由。针对14岁学生小黄因贪玩产生的厌学情绪,梁艺涵耐心细致地与他进行沟通,不失时机地与小黄成为好友,向他分享自己专升本和考研经历,帮助其树立起学习的信心。他认为,“教育治理不仅需要制度保障,更需要用情感来温暖人心。在控辍保学的工作中,大学生也有自己的控辍密码。”

“学术研究必须扎根田野才能获取真知。”在公共管理理论与产业经济案例的启发下,梁艺涵聚焦那楠乡八角特色产业,展开深度田野调查,走访农户,咨询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并整理资料,探寻那楠乡特色产业发展滞因,撰写了《那楠乡特色产业调研报告》。他说,“这次实践活动给了我的专业研究很大的启发,学术研究只有扎根土地才能焕发生命力,希望以后还能有这样的实地成长机会。”

在扎根基层的这段时光里,南师青年实干家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,通过运用专业知识,持续助力乡村振兴。他们还将采取“假期(课余时间)线下为主”和“平时线上为主”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开展工作,不断为那楠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。下一步,学校将持续指导和支持他们有序开展工作,通过不断搭建实践育人平台,鼓励更多南师学子向下扎根、向上生长,在基层沃土中淬炼本领,为社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。

梁艺涵在那陶村为村民进行党建知识宣讲

梁艺涵、梁为通实地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现场

梁艺涵、梁为通在摄影活动结束后与村民合影

梁艺涵、梁为通参与那楠乡人民代表大会会务工作

[打印文章] [添加收藏]